返回

天美地艳(收藏全本)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分卷阅读76(第2/4页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沙发上,沉默地思考起来。

    具体思考什么,别人难以猜测。

    但是,蓟原人的知情人士大致可以推测,孔骥是在为自己的幸运而陶醉了。

    是啊,他为官一生,混迹于省府,虽然目前官至蓟原“一把手”却困为这儿贫穷落后,他从来也没有真正地风光过。

    每到省里开会,同行们就拿蓟原的穷困说事。

    议论起破产、下岗,这些不景气的名词,人们总是把蓟原的例子拿出来作文章。

    前几年,因为蓟原的gp落后,一些*虚报乡镇企业产值而猛窜到蓟原前面的农业小市的市长便取笑他说:老孔啊,咱们的车号,是不是应该换个位置了?寻意思是说,你们的经济发展落后了,就不要占着老工业城市的位次了!为此,他常常耿耿于怀,认为省委组织部对他不公平,派他来守这么一堆乱摊子!可是,穷有穷的好处。

    一张白纸,好画最美丽的图画。

    这不,一个棚户区改造,让他歪打正着,一举成名了!而中央领导来的时机也相当好,眼看省人代会就要选副省长了;有了央视新闻这篇报道,哪个市的“一把手”还敢与他论高低?有了‘棚改’这道光环罩在身上,他的副省长职务不再是虚幻中的憧憬,简直可以说是唾手可得了。

    官位到了副省级,也不枉他在官场奋斗这一生了。

    然而,大凡是有好事到来,三总也有坏事跟着凑热闹。

    尤其是媒体界,只要是炒热了的新闻,总有一些负面消息跟随其后。

    虽然央视这个权威媒体大腕在主流上肯定了蓟原的工作;但是,那些*花边新闻生存的晚报、小报,络,还要*黑道上的新鲜事儿来吸引老百姓的眼球。

    省城的一家晚报,专门辟有一个专门暴光各地凶杀、**、诈骗、翻车事故之类新鲜事儿的版面。

    他们就是*这个版面,获得了大于正规党报几十倍的订阅量。

    就在央视播报了卧地沟“棚改”新闻的正面消息之后,这家晚报立刻披露了卧地沟棚改不为人知的一些阴暗面──卧地沟工程长期拖欠工资,农民工拦截中央领导车辆讨薪!卧地沟棚户区新楼是豆腐渣工程,新墙一捅就裂缝!卧地沟工程建筑材料供不应求;政府强迫供应商降价!……俗话说,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。

    那些对棚改工程一直说三道四的人们,一些对孔骥吕强妒忌在心的人们,这一下子像是抓住了把柄,开始造谣惑众了。

    “吕强,这怎么行?赶紧想办法。

    ”孔骥看到这张晚报竟然攻击到自己头上了,不由地大怒。

    “孔书记,宣传舆论,是市委宣传部的责任啊!”吕强一下子把球踢了过去,“市委宣传部的人一天到晚与这个晚报的人吃吃喝喝的,现在出了事,他们怎么成了缩头乌龟了?”孔骥恍然大悟,立刻找来了宣传部长。

    “但是,这些内容,确有其事啊!”宣传部长从报社“攻关”回来,为难地摊开了双手,“这事啊,还得让吕强市长出面,严肃处理。

    只要处理了当事人,我让晚报再来一个版面,从正面报道我们如何整顿建筑市场、如何保证工程质量的……”吕强再次接到市委书记电话,无话可说了,拿起电话就臭骂了孙区长一顿。

    孙区长照旧如此,放下电话,找来了羊芏子。

    这个羊芏子平时不看报纸、不听新闻,对晚报的事儿毫不知情。

    这一天,他正准备向孙区长讨要工程款呢!听说孙区长找他,不由地喜上眉梢,看来,区长大人是要发银子了。

    “你这个王八犊子玩艺儿!”一进门,孙区长鼻子不是鼻子,脸不是脸,张口就把他的姓氏改了:羊芏子变成了王八犊子!“区长,你怎么骂我?我以为你还我的工程款呢?”“什么,工程款?见鬼去吧!”孙区长抓起桌子上的报纸往他的脸上使劲儿一掼,“你***就知道钱!你看看……”羊芏子虽然不爱读书、不爱看报,字还是认得的。

    当他看到晚报上的大标题时,张口就是一句:“这是哪个王八犊子记者写的?我让黑牛‘做’了他!”“怎么,你还想玩黑的?”孙区长瞪了他一眼,“别他妈充横的了,你知道吗?市委、市政府抓‘棚改’的功劳,都让你给‘黑’掉了!现在,市委书记、市长都急红眼了。

    你说怎么办吧?”“我?”一听说市委政府都急了眼,羊芏子也懵了。

    “告诉你,你的工程质量不合格,罚款二百万!你的包工头克扣农民工工资,罚款一百万!还有,你的

-->>(第2/4页)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